第04:记忆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1年10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云龙碶: 千年碶闸守护鱼米之乡
云龙碶。

  ■本报记者 卢霞 通讯员 鲍丹萍

  阻咸蓄淡造福百姓

  云龙村,这个与云龙镇同名的村庄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旧时,这个村子也被称为“云龙碶”。

  千年前的此地,还是鄞东南的一片湿地。河网密布,芦荻飘荡,榛莽荒秽,豺狼出没,蛇虫百脚遍地,更兼江河交汇,海潮漫堤。大部分土地是碱卤滩涂,生存条件极其恶劣。是云龙碶的出现,让这片土地得到了重生。

  云龙碶往西是奉化江,旧时奉化江咸潮上溯,一路奔涌可达云龙,每逢雨季开闸,水流呼啸湍急,骤然冲击聚合,水烟如云雾般缭绕升腾,发出咆哮般巨响,村民们觉得是龙在歌吟,于是,此碶闸名为云龙,意为云上有条飞龙。碶闸旁边的村庄也有了“云龙”这一村名。

  最初的云龙碶是谁造的?有两种说法。其中一种说法为,云龙碶是北宋熙宁间(1068-1077),鄞主簿黄宁创筑。元大德十一年(1307)县丞卢廷信重修,置上西下梁,又建僧舍,俾之守理。明天顺五年(1461),知府陆阜修治,至八年,知府张缵始克成之。旧为石碶,分五洞。

  另一种说法为北宋后期,张氏始祖张用明率家人迁居于此,起屋造房,披荆斩棘,屯垦围田,在此造一碶闸。据清代纂修的《云龙张氏家谱》记载:北宋宰相张知白(字用晦)为一世祖。第四世袭,谪判苏州平江府,为迁苏始祖。其子籲(吁)迁居鄞之十七甲张村(今下应街道)。籲孙用明,字晦之,号诚甫,迁居荻埭之云龙乡,实为始迁之祖。

 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,云龙碶建成后将内河和外河分开,起到阻咸蓄淡的作用,让周边土地盐碱逐渐改善,农业产量不断提高。 此碶到上世纪80年代,因前塘河下游处筑起拦江水闸才被闲置。

  立志重修不让乡愁消逝

  现在的云龙村,仍旧保留着云龙碶的旧址,在村民指引下,记者在村口不远处看到了云龙碶的旧址。

  据村民张志成介绍,此碶桥是1925年由云龙村人张延钟筹资重新修建的。建成后的碶桥南北向横跨长山江支流,为一座五孔四墩平梁桥,桥东侧设硬漕,碶桥一体。桥长13.87米,宽1.86米,各孔由3块石板铺就,两侧施实心桥栏,高0.4米,共5段,不等长,以长方体望柱分割,上部抹角。桥面两侧落坡原与两侧相连,后因河流改道,南侧落坡已改建。桥墩由条石砌筑而成,迎水面呈船形。碶闸位于桥西侧,紧临桥墩宽0.3米,现已废弃。中孔额镌“云龙碶”3个隶书大字,遒劲有力。

  在云龙碶的不远处,是一座木结构仿古宫殿式的张氏祠堂,冠名“北宋国相宗祠”。“是先民的智慧成就了云龙碶,是云龙碶造就了云龙村,所以让后人了解云龙碶,了解云龙村的由来非常有意义。”当年参与宗祠建造的张志成告诉记者,在重建宗祠期间,他们也查阅了很多资料,最后把有关云龙碶的所有资料整理出来,做成版画挂在了祠堂最显眼的位置。

  云龙村党支部书记袁晓丽告诉记者,云龙村正在筹划重修云龙碶,将其恢复五洞,让云龙碶成为村民心头再也不会消逝的乡愁。

  ●宋韵有约

  云龙碶距云龙村文化礼堂100米左右,市民可乘169路、111路等公交车,在云龙农贸市场站下车后步行前往,也可自驾前往云龙村,交通非常便利。

  10月4日至8日,云龙村文化礼堂前的广场举行5天5夜的越剧演出,《红楼梦》等10场经典越剧表演让村民尽享戏曲文化盛宴。云龙村的十方·牧云夜市同时举行,各类美食、文创手工艺品、土特产等好吃的、好看的、好玩的应有尽有,可以让你在夜市中连吃带玩嗨翻天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时政要闻
   第02版:今日关注
   第03版:发现鄞州
   第04版:记忆
   第06版:风物
   第07版:民生新闻
   第08版:时事新闻
梦回千年,感受穿越古今的鄞地宋韵风情
走马塘: 中国进士第一村
阿育王寺: 千年梵音闻名中外
张斌桥: 千年古桥坚守千年信义
庆安会馆: 海丝遗迹赓续甬帮文化
天童老街: 精品线上传宋韵
钟公庙: “廉”文化源远流长
云龙碶: 千年碶闸守护鱼米之乡
鄞州日报记忆04云龙碶: 千年碶闸守护鱼米之乡 2021-10-08 2 2021年10月08日 星期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