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31日一大早,天刚蒙蒙亮,徐伊舒文就叫醒了自己的女儿。这天,她要前往江西玉山,去那里看看自己的另一个“女儿”。
这个女儿,并不是徐伊舒文的亲生女儿,而是她资助的一位孤儿。
过往岁月酿成温暖回忆
时间倒回到1996年。那年,刚刚走出校门的徐伊舒文,顺利的进入到了李惠利医院工作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徐伊舒文在报纸上看到了海南航空的招聘。
成为一名空姐,无论对谁来说,都是一种诱惑。徐伊舒文虽然也想去试试,但因为离家太远,让她有些犹豫。就在她犹豫的时候,徐伊舒文的护士长告诉她,你应该去试试。于是,在护士长的鼓励下,徐伊舒文顺利地成为了海航的一员。
但是这份工作,却远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光鲜。
虽然是女孩子,可是飞机上的行李箱、饮料、杂志都要她们自己搬上去;因为住处离机场很远,所以八点半的航班,早上五点就要起床;每个月有150个小时,是在空中度过……甚至,还要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。
“其实我要感谢那时候的种种经历,现在回想起来,反而是最温暖的。”徐伊舒文说,那段时间,虽然很累很辛苦,但是却收获到了很多,不仅有生死之交,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,如果没有那时候的种种磨砺,或许就没有现在的自己。
2011年,徐伊舒文进入国骅集团,成为了国骅商务包机旅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。
赈灾之旅触发公益之心
2013年10月7日,受台风“菲特”的影响,余姚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。
徐伊舒文在得知灾情之后,立马号召公司的员工和自己的朋友,带着赈灾物品,赶往灾区。
虽然雨已经停了,但是积水还没有退去,城市变成了泽国。那些受灾的民众,全都聚集在较高的楼层,趴在窗户边上,等着救援队的到来。这一幕,差点让徐伊舒文掉下泪来。
“真的很可怜,他们就那样干巴巴地望着你。”现在回想起来,徐伊舒文仍然感慨万千。
那一次,除了带有食物,徐伊舒文还带过去了2000盏照明用的手电筒。为了节省空间,那些手电筒都是拆成零件之后带过去的。
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手电筒,徐伊舒文和同伴们将手电筒组装好,并一一试过之后,才交到受灾群众的手里。
“看到他们拿着我们带过去的手电筒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。”为了装手电筒,有人的指甲被折断了,手也起了水泡;为了开包装,有人的车钥匙被拧断了。
梦想专心做公益
就在那次的赈灾过程中,徐伊舒文结识了国际狮子会的成员,并且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这个国际慈善组织。
于是,徐伊舒文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公益之路。她与国际狮子会东海队成员一起带着盲人去四明山闻樱花,感受春天的气息;组织盲人去听音乐会;组织慈善晚宴,把所有的善款用来资助江西的贫困孩子……
不仅如此,徐伊舒文还带动公司的成员跟着她一起做公益:组织员工打扫小区清洁卫生;端午节组织员工陪老人们包粽子;举办中秋晚会,给居民送去欢乐,徐伊舒文忙得不亦乐乎。
在徐伊舒文的耳濡目染下,她的女儿也开始帮助别人。每次学校要捐款,女儿总是积极参加,踊跃捐款。
兼顾公司管理和社会事务,让徐伊舒文有些疲惫,但她感到内心非常充实。在徐伊舒文看来,不管你多优秀,如果不能够懂得感恩和向善,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人。